關於我

我的相片
Hong Kong
不一樣的跑者,不一樣的心路

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

【從沒有「怯」的藉口】迷你四徑 之 圓夢針草帽

針山、草山、大帽山,簡稱「針草帽」,亦即麥理浩徑第7、8段(城門水塘至荃錦坳),是一條經典的行山路線,也是每年《樂施毅行者》的重頭路段。連Paul Sir王永育先生今年首次舉辦的越野跑賽事系列《迷你四徑》,也將這條經典路線列入這個賽事系列的「麥理浩徑」一站,成為該系列的壓軸賽事。
完走針草帽,可謂是越野跑手的「必修科」,單單由城門水塘主壩上針山,差不多要2000級梯級,可謂名符其實的「樓梯機」;整體路況有石級、草地、泥地、石屎路,變化多端,所以這條路相當具挑戰性。因此,筆者今次也報名了這一場《迷你四徑》的麥理浩徑站,一圓針草帽連走的心願。
針山「啪針」,叫苦連天
雖然今次不是第一次登上大帽山(去年《康宏圖騰跑》也曾經跑過麥理浩徑8段的大帽山),但始終未曾試過針草帽連走。所以10月初筆者便專程去試行一次「針草帽」,當時氣溫高達34度,天氣酷熱,結果「叫苦連天」,首次登上針山,便已經要中途小休數次,結果要2小時才去到鉛礦坳,最終要6小時半才完成試路,去到扶輪公園要狂飲兩支汽水才能舒緩疲態。
這次試路,其中的針山「啪針」印象十分深刻,想起同月底重陽節,有跑友出戰一個「自虐」賽事「針山十登」,啪一針已經十分辛苦,假若要「啪十針」,雙腳還得了?心情頓然變得有些「怯」,擔心當日一開始要攀上針山,可能出現抽筋或氣力不繼,是否能夠順利完賽也成疑問。
重整戰略,告別膽怯
不過經過出戰10月22日《苗圃挑戰12小時》(26公里賽事)後,筆者被整個賽事過程中的經歷激勵,心裡再沒有任何「怯」的理由和藉口,不去征服這場《迷你四徑》的針草帽路段。

「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」- 麥理浩徑站賽道及高度圖
終於到了11月12日的早上。當不少跑友湧去出戰《ASICS港島十公里賽》和其他道路賽事的時候,筆者卻孤身一人,清晨由老遠的調景嶺家中坐290線巴士去葵興光輝圍,再轉車到梨木樹。在梨木樹商場一間茶餐廳吃過早餐後,見到商場對面的登山小徑,已有不少掛著迷你四徑的號碼布的「山友」正沿此路步行前往城門水塘,心裡再次得到激勵:You’re NOT alone! Just GO!
去年《康宏圖騰跑》16K的完賽時間為3小時59分,由於今次要登上針山及草山,爬升幅度較大,難度相對較高因此,筆者預計比賽當日,由城門水塘至鉛礦坳(麥徑七段)約需2小時,由鉛礦坳至扶輪公園(麥徑八段)則需時2小時半至3小時(包括休整時間),約需5小時完成全程,但最後卻出人意表……。
過去參加數次山賽,筆者留意到個人在平路及落山的能力較強,而上山方面就較弱,面對一開始要登2000級「樓梯機」上針山,又要做出好時間(雖然是首次出戰針草帽路段),就必須克服自己較弱的地方,最終決定拚死一搏,開頭一定要爆上針山,去了才算!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084947.jpg
筆者出賽前留影
早上9時開賽,槍聲一響,筆者跟著大隊一直沿城門水塘主壩跑上壩尾,跑上斜路後,到達針山登山入口。上山的路雖然擠塞,但跑手都是很有秩序地上山。筆者都跟著大隊前進,不過部份樓梯側邊有原始斜路,就把握機會爬頭,爬得幾多就幾多。早上的天氣以多雲為主,風勢較為清勁,對越野跑賽事是相當合適的天氣,相比早前練習遇上烈日當空的辛苦情況,今次出賽可謂十分「爽」。終於只用了36分鐘就登上針山山頂。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092725.jpg
登針山的「人龍」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093655.jpg
針山山頂
由針山山頂下山,經過超過1000級的下坡樓梯(沿途梯級有部份已經殘缺不全,所以難以急),到直升機停機坪,進入通往草山的石屎林道。在草山林道,就以慢jog為主,有斜路就用Pole爆上去。過了回歸十周年紀念亭,就是離開草山的時候,筆者就一直爆落去鉛礦坳,到檢查站時都不過是早上10時半,比預期的2小時快了一截。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Picasa\Export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迷四2017393-001.jpg
筆者在針山下山途中(鳴謝miu fishmen拍攝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Picasa\Export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04814-001.jpg
筆者在鉛礦坳檢查
麥八登山,孤寂旅程
在鉛礦坳休息約20分鐘,作補給及休整後,筆者啟程離開鉛礦坳,向大帽山進發。由於之前《康宏圖騰跑2016》已經行過麥理浩徑8段,所以基本上沿途路況都已經熟悉(不過最後一段路才是意想不到!)。由於鉛礦坳登山的首段(至海拔680米的燕岩頂)四圍都有亂石,所以筆者都盡用Pole幫助上山,以免絆倒。登山約1.2公里後,開始進入四方山範圍,山勢漸轉平緩,高地上的奇岩亂石陣更是奇景,即使在賽事進行中,都要拍下巨石留念!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12403.jpg
四方山上的麥徑8段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12409.jpg
跑手在四方山山徑上努力中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12833.jpg
筆者於四方山巨石陣留影
由於天色多雲關係,身處海拔700多米的四方山山麓,已經看不到山下的都市美景,反而是雲霧處處,加上有微雨,感覺有如仙境景一樣的美!但另一方面,心裡的孤寂感亦浮然而生。
《迷你四徑》比賽當日(11月12日),同時有7場道路長跑賽事在港九各區舉行,包括備受全城注目的《ASICS港島十公里賽》。由於筆者早於4月已報名《迷你四徑》,而《ASICS港島十公里賽》到8月底才公佈詳情,恰巧與今次的麥理浩徑站撞期,因此無法參與這場全城盛事。當身邊的跑手都去了參加道路賽事,自己內心少不免感受到壓力,堅持自己想做的,就是對自己的使命負責。
在四方山山徑馳騁,深深感受到山賽的跑手,除非參加隊際賽事,否則就不像道路賽的跑手在賽道上感受到熱鬧的氣氛,反而是要獨自面對變幻不定的天氣及路況,所以,也是一個反思人生的機會,對筆者來說,更是操練自己膽量的時機,最終操練到面對任何事情,不再有任何「怯」的藉口

由四方山頂遠眺四方亭及大帽山林道,可見前面林道已被雲霧掩蓋
大約11:55已抵達賽道上重要的里程碑——四方亭,一小段平路以後,沿極之陡斜的石屎路,直達整條麥理浩徑的最高點——大帽山天文台雷達站入口(海拔920米)。跟著就是長長的下山路程,一直到終點扶輪公園為止
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15124.jpg
四方亭


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21613.jpg



登上麥理浩徑最高點—大帽山雷達站入口
意想不到的山路路徑—麥徑M152-M155
在大帽山頂雷達站入口處下山,以為賽道一直是沿車路衝向終點,原來發現筆者錯了。跑到大帽山路半山的閘口後不久,見到有跑手走落去左邊山徑,山徑上面有迷你四徑的彩帶,聽到後面數個跑手指這是正確走線,就沿山徑落去。
不久重回車路,見到有義工指示筆者和跑手進入另一條山徑,原來這才是麥理浩徑的正確路段。原來,麥理浩徑第八段於2009年10月1日起已作永久改道,由標距柱M152的停車場起,路段不再經大帽山道,而改為經新建的梯級,直至標距柱M156荃錦公路為止。不過,筆者去年出戰的《康宏圖騰跑》在標距柱M152停車場起,仍然取道麥理浩徑第八段未改道前的走線,又因為上次操麥徑7至8段的目的地就是著名的大帽山蓮姐茶水站,所以慣性走了車道落去,因此該段麥徑的新走線未曾操過。不過,既然如此,就跟著指示走入麥徑的新走線吧!
該段麥徑8段的新走線M152-M156,要跨越禾塘崗山脊,然後沿梯級下山。就在進入改道後的山徑時,風雲變色,開始下大雨,由於筆者在麥徑最高點已經收起Pole,以便一直沿車路發力跑下去,突然要進入山徑,又加上天雨關係,山徑濕滑,同行的師兄姊都感到不容易應付,只好步步為營的下去,在大帽山頂想著可以Sub-4完成的,遇上這個突然的改變(事實上都係因為筆者未細讀賽道走線圖,所以操賽道前要切記這樣做),結果就做不到了。
幸好,過了M155標距柱後不久,就是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的洗手間,再次返回車道,只一個彎就抵達扶輪公園衝線,結束這次圓夢之旅,時間為4小時2分29秒,比起預計的5小時多,快了超過1小時,接近去年《康宏圖騰跑》的3小時59分,而且由於後者不需登上針山、草山,所以,筆者在越野跑時間及技巧上有明顯進步!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31237.jpg
筆者衝線後於扶輪公園留影
既然在扶輪公園衝線,在補給之餘,當然要光顧「蓮姐」大帽山茶水檔啦!筆者也買了一杯她親手製作的熱豆漿暖身!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11-12 FOUR Trails MINI 迷你四徑\20171112_131636.jpg
「蓮姐」大帽山茶水檔的熱豆漿,十分暖身
針草帽的迴
這次山賽旅程,終於圓了自己多年來連走針草帽的夢。賽事中途檢查站及終點的支援、補給也十分周到,多謝Paul Sir王永育為越野跑新手設計這個四徑賽事系列,雖然只報了麥理浩徑這一場,但過程中十分投入,也十分享受馳騁山野的快感。
希望筆者再有機會挑戰針草帽,甚至其他更長的越野路徑!但願筆者對越野跑的熱愛,就像這幅在完賽後,在全港海拔最高的巴士站—荃錦公路郊野公園巴士站上拍攝的巴士相片上的車身廣告口號一樣,「Be Unstoppable」。
C:\Users\eric2_000\Pictures\2017-11\20171112_140551.jpg
此巴士全車身廣告的口號「Be Unstoppable」,為筆者對越野跑熱愛的寫照

2017年9月19日星期二

【為水而戰】揹水一戰2018

為響應每年3月22日的聯合國「世界水日」,由「點滴是生命」主辦的慈善越野跑賽事《揹水一戰》,2018年(第六屆)的賽事已定於2018年3月18日舉行。賽事不單為水項目籌款,更盼望參賽者可親身體會居民取水的不容易。同時,希望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乾旱地區的缺水問題,從新思考水的珍貴,立志珍惜用水。
今年度賽事和上屆(2017年)一樣,起點及終點分別在嘉諾撒培德書院及香港仔郊野公園。
活動目的
是次比賽希望籌得港幣400萬元善款,在中國內地的乾旱地區建設儲水設施,在尼泊爾及柬埔寨偏遠山區建設淨水設施,從而解決當地居民缺水及食水衛生問題。目標令5,000人帶來生命之泉和希望。
2018年度賽事重要改動
  • 是屆賽事首次增設42公里組別,走線和30公里組別相約,但由金夫人馳馬徑抵達布力徑時,需繼續東行至大潭水塘道近黃泥涌水塘公園,折入黃泥涌樹木研習徑、畢拉山道、金督馳馬徑、鰂魚涌緩跑徑、柏架山道,再逆走港島徑5段返回黃泥涌水塘公園,然後依布力徑西行返回30公里賽事的走線至終點。
  • 42公里的參賽者,無論是個人或團隊,參賽者(包括二人組及四人組全體隊員)必須於2016至2017年間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,並必須於2017年12月31日前遞交有效之證明:
    • 曾於6小時30分鐘內完成《揹水一戰》30公里賽事
    • 曾完成任何42公里或以上的路跑/越野跑賽事
  • 30公里組別除「奪標組」外,首次增設不計名次的「體驗組」。
  • 15公里組別的走線作出少許改動,在港島徑四段走入布力徑時,需向東多走約500米折返(即來回程多走約1公里)。
  • 2018年賽事,大會首次設有單程接駁巴士供參賽者由銅鑼灣前往起點,收費$15,開車時間為06:15、06:45、07:15、07:45。建議參賽者於起步時間一小時前到達起點。
另外在保護環境方面,2018年度的賽事將會有以下安排:
  • 參賽者報名時,可註明自備T-Shirt參賽。
  • 大會鼓勵參賽者盡量避免使用不能回收的冷氣保溫棉(豬腸)包裹肩帶作比賽;比賽當天大會亦不會派發即棄杯及餐具。參賽者可參考以下做法:
    • 冷氣保溫棉(豬腸)→再用毛巾/舊衫
    • 即棄杯 → 摺疊式可重用水杯(包含在「揹水戰包」內)
    • 即棄餐具 → 自備餐具
  • 鑑於在2017年度的賽事,大會被指有未開封的飲用水被倒掉,因此在2018年度的賽事,大會特別註明,未開封的18公升樽裝食水(在水站或檢查站作補給)將會送回供應商,至於參賽者的4.5公升食水會送到指定老人院作飲食用途。
  • 活動當日大會設置的橫額及路標,均使用耐用物料製作,並於每年活動中重用。
  • 大會與「綠惜地球」合作,鼓勵參賽者支持資源分類回收。屆時在檢查站及終點將會設有膠樽及鋁罐回收箱,收集清空的樽罐回收再造成原材料。活動廢紙亦將被收集及回收再造。
  • 活動過後仍可食用的剩餘食物將會送到「惜食堂」,讓他們再轉贈予有需要人士。
為何會出戰《揹水一戰》
筆者跑過多年路跑賽事後,自2016年開始,已有打算開始跑一些山賽(越野跑),一來挑戰難度,二來希望加強應對路跑賽事上落斜的能力,因為發現自己在這方面的表現較弱。最終,2016年10月以《康宏圖騰跑》展開出筆者踏入山賽的第一戰,隨後,2017年3月12日首次參加《揹水一戰》,以2小時5分鐘順利完賽。而賽前練習及賽事途中的感受相當深刻,當時操練賽道時,想起遠方貧窮、長年居於山區的農民,居所附近一直缺乏可儲水的設施,他們手上只有極簡單的工具,卻天天要背負水走不知多少公里的山路才能回家……。
再進一步,筆者想到,身處都市的人,順手開水喉便可得到清潔的食水,山區的農民呢?天天要背著水攀山越嶺,他們深知食水得來不易,所以好好珍惜;但我們呢?以為食水是理想當然的,可以隨意浪費食水。這一代的香港人,大多沒有經歷過上世紀1963-1967年「每四日供水四小時」的苦況,未必明白沒有充足水源、食水供應是多麼痛苦的事!
經過2017年賽事的經驗,筆者決定2018年再次挑戰《揹水一戰》,並「升呢」參加30公里的賽事,進一步提升難度和挑戰性,在欣賞美麗的港島郊野之際,再次為缺水的一群爭戰。
C:\Users\hka.cmlo\Pictures\2017-02-24 Race for Water Practice\20170224_101901.jpg
賽道沿途的引水道,是否給參加者一些啟示?(筆者攝於2017年2月24日賽事演練途中)
希望筆者和今次參加《揹水一戰2018》的跑友,在完賽後,好好實踐珍惜已有的天然資源,並將這個訊息向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傳揚開去。
2018年3月18日,《揹水一戰2018》,到時見!
活動詳情
日期:2017年3月18日(星期日)
起點:嘉諾撒培德書院(香港仔水塘道與貝璐道交界)
終點:香港仔郊野公園
形式:參加者需揹負4.5公升水,以雙腳完成指定的15、30或42公里活動路線
組別:
* 15公里-奪標組、體驗組(1組及2組)
* 30公里-奪標組、體驗組
* 42公里-奪標組
起步時間:
15公里:0830(奪標組)、0900(體驗1組)、0930(體驗2組)
30公里:0800(奪標組)、0900(體驗組)
42公里:0800(奪標組)
42公里特別要求:參賽者(包括二人組及四人組全體隊員)必須於2016至2017年間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,並必須於2017年12月31日前遞交有效之證明:
* 曾於6小時30分鐘內完成揹水一戰30公里賽事
* 曾完成任何42公里或以上的路跑/越野跑賽事
限時:6小時30分(15公里)、8小時(30公里)、10小時(42公里)
各起步時間的名額有限,將以先到先得的形式分配,若參加者所選取起步時間的名額已滿,本會將分配尚有名額的起步時間予參加者,一切將根據本會最終的確認通知為準
報名費:每人$200
最低籌款額:每人$600
(可個人或二人、四人團隊報名)
最低籌款必須於2017年12月31日或以前繳交,以確定參賽資格。
截止報名日期:2017年10月27日
活動路線
42公里:嘉諾撒培德書院→貝璐道→檢查站:貝璐道休憩花園→ 賓吉道→種植道→芬梨徑→盧吉道→港島徑1段→港島徑2段→水站:H015休憩處→港島徑2段→貝璐道→香港仔健身徑→檢查站:香港仔水塘燒烤區2號場→香港仔樹木研習徑→金夫人馳馬徑→檢查站:布力徑→大潭水塘道→黃泥涌樹木研習徑→畢拉山道→水站:金督馳馬徑→衛奕信徑2段→鰂魚涌緩跑徑→柏架山道→檢查站:柏架山道燒烤區4號場→港島徑5段→大潭水塘道→布力徑→檢查站:布力徑→布力徑→金馬麟山道→香港仔水塘道→終點:香港仔郊野公園
《揹水一戰2018》42公里路線(來源:大會官網)
30公里:嘉諾撒培德書院→貝璐道→檢查站:貝璐道休憩花園→ 賓吉道→種植道→芬梨徑→盧吉道→港島徑1段→港島徑2段→水站:H015休憩處→港島徑2段→貝璐道→香港仔健身徑→檢查站:香港仔水塘燒烤區2號場→香港仔樹木研習徑→金夫人馳馬徑→檢查站:布力徑→布力徑→金馬麟山道→香港仔水塘道→終點:香港仔郊野公園
《揹水一戰2018》30公里路線(來源:大會官網)
15公里:嘉諾撒培德書院→貝璐道→港島徑3段→和福道→檢查站:僑福道→僑福道→山頂道→甘道→中峽道→港島徑4段→布力徑→檢查站:布力徑郊遊地點→布力徑→金馬麟山道→香港仔水塘道→終點:香港仔郊野公園
《揹水一戰2018》15公里路線(來源:大會官網)
(大會賽道圖可參考網址:http://raceforwater.adropoflife.org/route/